今年以来,从北京智能网联示范区的“主驾无人”出租车上路,到广州确定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混行试点区,再到重庆、武汉两地允许全无人驾驶车辆在社会道路上开展商业化服务,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范围在全国不断扩大,呈现蓬勃升温之势。
毫无疑问,这对于推动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过与此同时,也要防止试点存在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问题。近日,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各地没必要在政策上争夺商业化试点,企业也无需在太多城市路测,能够满足特定场景的一些城市就足够,主要是测试不同场景下无人驾驶的状态。此番提醒值得行业和地方重视。
经笔者了解,当前在各地开展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中,已经有一些问题初露端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盲目跟风,流于形式。个别地方为“赶时髦”,各方面工作还没准备充分就匆忙上马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有的企业则在多个城市“铺摊子”,只追求路测数据的好看,对于提升产品技术水平重视不够。这些地方和企业没有真正理解试点的宗旨和意义,甚至有的只是想提高曝光度,缺乏实干的诚意,这就容易导致试点工作流于形式,且受到地方资源和条件限制“打折”实施,甚至有可能半途而废成为“烂尾工程”,不仅收不到实效,而且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其二,存在认识偏差,缺乏合理规划。自动驾驶试点是一项涉及车辆、技术、交通、城市发展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如果规划不合理,缺乏统筹意识和协调观念,没有落实好相关工作,就会使试点效果大打折扣。当前,个别地方和企业对于试点工作还存在认识偏差,对试点工作的完整性、有效性、长期性等问题估计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如技术资源没有实现共享、信息“孤岛”尚未打通、相应的配套支持措施和组织管理机制没有出台,这就难以有效发挥自动商业化试点的作用。
因此,对于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从认识上、行动上予以“纠偏”。
首先,要加强规划,避免跟风。相关地方和企业应深刻理解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工作的意义和目的,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科学论证,要从技术、人才、资金、规划等方面统筹考虑,以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认真制定试点方案,并集中各方优势资源,树立明确的目标,在科学规划与实干基础上做好试点工作。
其次,要重视过程管理,减少盲目性。无论是地方还是企业,都要根据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的相关要求和指导意见,打通资源共享渠道,建立协调机制,将技术规范、法规制度落实到试点工作中。同时,要及时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试点方案,以高效的试点数据说话。
再者,各项工作要做细做实,不能浮于表面。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正处于不断摸索和完善阶段,对于地方和企业而言,不能拼数量、拼消耗,尤其要避免“一窝蜂”,而是要把相关工作细化并落到实处,使自动驾驶技术能够通过试点日趋成熟。
总之,只有让试点工作切实取得成效,才能让自动驾驶消除“成长中的烦恼”,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寻找到有效的自动驾驶盈利模式。(赵建国)